切记,你的孩子不是企业的,更不是国家的!

作者:关不羽

本文转载自:冰川思享号(ID:icereview)

切记,你的孩子不是企业的,更不是国家的!

家长把手机当哄孩子的“奶头乐”,谁也管不住;家长没有教育原则的宠溺,谁也管不住;家长自己忙于在互联网虚拟世界撒欢,对孩子“散养”,谁也管不住。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关不羽

一个人的天份决定了成就的天花板,也基本决定了他的底限。一个人主要的学习能力,源于他的天份。

01

三口之家的“手机争夺战”

十一长假出门游玩,同行的伙伴中有一对年轻夫妇和他们可爱的儿子。夫妇都是白领,文雅大方,很有教养。

儿子更是“萌哒哒”的,小胖墩戴着小眼镜,聪明机灵不怕生,和谁都是自来熟。只是有点儿小淘气,俗话说“八岁、九岁猫狗也嫌”,也很正常。一路上有这么个胖小子耍宝,旅途也变得不那么沉闷了。

三口之家的热闹场面总是围绕着手机展开,有固定的戏码。

切记,你的孩子不是企业的,更不是国家的!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先是父母埋头玩手机,小胖子闷久了开始“作妖”;然后母亲为了安抚孩子,就把手机给了孩子打游戏、看动画;大约半小时后,父亲对孩子长时间玩手机表示不满,开始和儿子展开“手机争夺战”;父亲的强势威压下,小胖子最终都会失去“手机掌控权”,他能够坚持多久,取决于母亲何时介入、倾向哪一方。

如果是母亲发话“好了好了,让他再玩一会儿”,那么“手机争夺战”就会进入三方参与的加时赛,场面比较混乱。

如果母亲与父亲“同仇敌忾”,那么小胖子的不幸就会即时生效。总之,三口之家的“手机争夺战系列情景喜剧”在旅途中连续播出,成了全程的笑点。

然而,一路上的“积怨”在炎热烦闷的午餐等待时间爆发,给不给孩子“加时”的老问题终于成了父母之间的直接冲突。父亲指责母亲惯着孩子玩手机,导致孩子近视眼、缺乏运动、玩物丧志的“三宗罪”义正辞严。

母亲反唇相讥,严厉批评父亲就热衷玩手机游戏带坏了孩子,和孩子互动太少,把育儿大业的重担搁在一旁。父亲回呛道“你自己不是也在手机上没日没夜地看韩剧,你看剧时带孩子吗?手机塞给他,你就不管了。

如此有力的反击,让人刮目相看,此前对老婆关怀备至、言听计从的“妻管严”人设瞬间崩塌。夫妻俩吵得成了冷战模式,小胖子却已蹦蹦跶跶跑到了我的身边,凑过小脑袋问“叔叔,你在玩啥?”。

他没发现,我假装看手机,心思却在他爹妈的大战三百回合上。

开饭后,为了缓和这对年轻父母的冷战气氛,团友们纷纷出面做和事佬。“互联网真是害人啊”,“对对对,小朋友都被带坏了,沉迷游戏,不好好读书了”,“短视频也不好,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小朋友怎么能看那些”,“就是啊,这些国家都不管管吗?”,“不能让那些企业赚黑心钱”。

随着夫妻俩加入到吐槽大会中来,他们的冷战阴霾消散于无形。

吐槽大会和午餐一起结束,回到大巴车后一切如常。团友们各自抱着手机在“万恶的互联网”上玩游戏、看视频,没过多久小胖子半卖萌半撒泼地缠着妈妈“手机给我玩会儿嘛”,演出继续……

02

你的娃不是国家和企业的

这是一段不错的旅途经历,却也让人深思。互联网的“诱惑多”,互联网诸多“少儿不宜”,都是事实。

互联网离不开干预和治理,但是自家的孩子,还得自己多上心。指望不上隔壁老王替你管孩子,也别把管孩子的担子撂给国家和企业啊

此前有条新闻报道“60岁老人凌晨三点排位”,还配发了图片,引发舆论哗然。

结果是,除非是有成年人自己在玩,否则就是某熊孩子深更半夜还要玩游戏,被系统识别并阻止,可是惯着孩子的老人替他刷脸“护航”。

有这么“为孩子操碎心”的老人家,你让企业怎么办呢?为专门为他家开发个功能?国家又能怎么管呢?再出台个“规范六十岁以上老人玩游戏”的专门规定?企业的技术干预、政府的政策干预都有边际效应,总有尾部问题鞭长莫及。

别人管、家长不管也是枉然,因为没人能管得住家长。家长把手机当哄孩子的“奶头乐”,谁也管不住;家长没有教育原则的宠溺,谁也管不住;家长自己忙于在互联网虚拟世界撒欢,对孩子“散养”,谁也管不住。

切记,你的孩子不是企业的,更不是国家的!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国家管管”不应该家长失职的心理安慰剂,也不应该把“企业”当作失职家长的出气筒。国家该管的要管好,企业更该规范经营,但是“养不教、父之过”、“慈母多败儿”的朴素经验也同样重要。

家务事本来就是外人难断,也不宜让公权力多插手,自家孩子自己得多上上心,为人父母率先垂范,在什么时代都不过时。

切记,你的孩子不是企业的,更不是国家的!
▲网友评论(图/网络)

至于更极端的主张,诸如禁止游戏产业、严格按照青少年标准去“净化”互联网内容产品,更是毫无现实操作可能。在深山老林无信号区里转悠一小时,大巴车上的团友们就无聊到躁动了。

让成年人天天玩俄罗斯方块,看《猫和老鼠》,恐怕也是没道理的——何况较真说,《猫和老鼠》也有“大量暴力镜头”的少儿不宜吧。

更何况没了短视频和游戏,贪玩的孩子还是会贪玩,沉迷打扑克就比沉迷游戏更好吗?

03

先谈心态,再谈教育

全社会一起吐槽互联网,也只是吐槽。很多道理,其实都懂的。可是,做起来就不行,根本问题是心态。

小燕子长大了,不要活成容嬷嬷的样子。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老爹老妈的“高度警惕”,曾让自己备尝艰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港台片、化妆品、烫头发、谈恋爱……,诸多禁忌总有一款适合你。可是,现在金庸、小虎队、《大话西游》都成了经典,整容可比化妆品、烫头发够劲儿多了。

终有一天,我们加诸于孩子们的禁忌,也会成为他们的经典、他们美好的回忆。想到这一点,大可心态平和一点,游戏、短视频注定是他们童年的一部分,想开一点吧。沉迷要防,严防死守的高度紧张大可不必。

况且,守得住守不住,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一直感到很幸运,我的父母很宽松,唯一让他们紧张的算是早恋。这是我没什么兴趣的,好像也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年少看点武侠、少玩点游戏、少打点扑克,我……也不见得能好到哪儿去。

不夜读金庸,我就会头悬梁锥刺股地可劲儿读书?不玩“暗荣”的三国系列游戏,我就会把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严肃活泼的学习中去?

有的朋友对孩子的严格规制,多少出于对自己人生的遗憾。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只怪当年不努力。然而,人生没有倒带、没有SL大法,“只怪当年不努力”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至少我觉得我不可能。如果我当年不读金庸,说不定真谈了场轰轰烈烈的早恋也未可知,但是要说按住我的头埋头苦读,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切记,你的孩子不是企业的,更不是国家的!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孩子需要“做规矩”,可是要想榨出他的全部潜力,那纯属胡思乱想。很遗憾,一个人的天份决定了成就的天花板,也基本决定了他的底限。一个人主要的学习能力,源于他的天份。教育训练的作用,被严重夸大了。潜力可以挤一挤,但是最多就是那么一两滴。

岳母刺字,那也得是刺了岳飞;孟母三迁,要生得出孟轲。圣人少有,天才也不多见。真有几个娃是被逼好的?反正我没见过。

心态放平一点,孩子好过一点,自己也放松一点。能从亲子关系中享受到天伦之乐,才谈得上教育技巧、正确引导,或许能把剩下的那一两滴潜力给萃取出来。

实在心态放不平,真成了心病。逼得孩子鸡飞狗跳,砸大把血汗钱补习,精力、财力、心力的付出,真不如生二胎、三胎算了。好歹多两个盼头,也比折腾那一个好。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9750.html

(2)
上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上午9:51
下一篇 2021年10月16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