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陷入“美国债务陷阱”!

作者:星空与思考

本文转载自:策辩(ID:gjjztj)

善游者溺!
债务陷阱,是这些年美国为遏制中国,凭借话语权在国际上放大喇叭炒作的一个概念。搜索公开资料,此论出自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布拉玛·切拉尼。此人见下图:

美国陷入“美国债务陷阱”!

再搜布拉玛·切拉尼资料,发现此人似乎与中国八字不合,专门制造话题离间中印。除了上头债务陷阱扰乱一带一路推进外,其还制造过亚洲淡水争夺,威权资本主义威胁自由民主等议题。不过此人确实有几把刷子,美副总统哈里斯今年曾宣称“未来美军为水而战”;拜登高举的“共同价值观”大旗,鼓噪的概念里就有“威权主义与自由民主”。
追本溯源,债务陷阱,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还真有法律学术层面的定义指一方贷款给另一方,并规定借款方只能将资金用于贷款方所指定的毫无意义的劳命伤财的项目以致使借款方对贷款方背上不必要的债务并受其追债,控制。
对此概念危害阐述最系统详细的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的著作《钓愚》。事实上,在资本无序扩张的环境下,资本会设计出形形色色的现金贷、消费贷放大消费欲望,利用人性弱点和个体大脑算力的不足,促使社会经验不足的人员,一不小心就陷入债务的陷阱。
如几乎就在前两年,我们身边就存在铺天盖地的针对个人消费的网络快贷产品,一不小心就落入其中的圈套,特别是其中针对涉世不深大学生的裸贷,不仅让社会变得拜金,戾气横生,还让不少大学生年轻生命消逝,家庭破亡。
自古以放贷者最贪婪逐利,最是冷漠无情;同时也是资本获取超额利润最有效和最喜欢的手段。所以这是那么多互联网大厂,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纷纷开展所谓金融服务的最底层逻辑。
一个人寅吃卯粮钱借的越来越多还不起,是一个人的悲剧(如前两年社会新闻不时曝出的砍头息家破人亡事件);一个企业寅吃卯粮钱借的越来越多还不起,是一个企业的悲剧(如近期债务暴雷的多家房企);一国家一代人寅吃卯粮钱借的越来越多还不起,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引发全社会不稳,国家灾难。
中国的制度,有能力纠错,及时出手雷霆万钧采取多重措施斩断资本无序扩张的手。那么美国呢?
美国就是一个全世界放贷资本家最喜欢的国家,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放债者主导的国家。其幕后十大财团,或美联储的七大家族,无不是从事此类金融产业。或许伙伴们都知道一件奇葩事:金融最发达,为世界印制美元的美联储,是一家私人机构。它始终是最喜欢美国举债的终极Boss;也是促成美国举债过日子原动力。历史上敢于挑战这一奇葩设置的美国总统,如林肯、肯尼迪,无不死于非命。
前面债务陷阱的法律定义,其中有定语:贷款方所指定的毫无意义的劳命伤财的项目。你说,要是贷款方借贷从事有意义的项目,发展起来把贷款还掉了,放贷者还怎么收利息赚大钱?甚至他们还要防备,你借贷发展起来了,会不会抢我的地位?
所以你看美国不管风云如何变幻,美联储七大家族的权利地位,都稳如泰山!这都是因为他们绝不允许美国哪个团体借钱后做有意义的事,发展起来后冲击他们的地位,多一个分蛋糕的人。
这才是美国哪怕国内基础设施逐渐破烂不堪,也要举债花费数万亿,打20年阿富汗战争的底层逻辑。你看,阿富汗明明有蕴藏数十万亿美元财富的矿藏;但美国占领阿富汗后不是进行有意义的勘探采矿,而是用20年时间培育成世界新的最大毒品生产基地。
所以美国建国240多年,只有16年没打仗。
对放贷资本主导的美国而言,还有什么比打仗更没有意义的事呢?
最近,拜登再次提高了美国债务的上限。但他们在做有意义的事吗?他们在亚欧大陆两边,疯狂刺激挑衅中俄,力图再找一个战场,做打仗这个无意义的事。而美国内,拜登求爷爷告奶奶,推出了2万多亿的大基建计划(实际上以美国效率和资本的贪婪,也做不了什么)这个有意义的大事,但美国内利益集团疯狂阻击,将老头子雄心勃勃的计划砍掉了近四分之三。
哦,美联储的大佬们,为了刺激美国继续大幅度举债,不断的呼吁美国取消“美债上限”这个碍眼的挡路石;他们才不管美国以及世界因为美元泛滥印制后的洪水滔天。因为美国人民,美国这个国家都承受不住时,美国资本富豪们的财富,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峰值。
且他们手中都集聚了利用危机得来的海量现金财富。如摩根大通数月前就公布其手握5000亿美元现金;近来又传闻特斯拉的马斯克,提前还掉了中国的14亿美元借款。
所以,美国才是那个陷入债务陷阱的典范,是美国主导者,美国制度制造的陷阱。它们,依靠美国自上而下的力量,绝对爬不出来。美国人民,觉醒起来吧!只有学习中国道路,推翻你们这个世界最邪恶的制度设计,才能给世界带来朗朗乾坤;只有这样,你们才有未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89816.html

Like (2)
Previous 2021年10月16日 上午10:17
Next 2021年10月16日 上午10: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