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军工黑科技(ID:jungonghkj)
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10月16日0时55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0月 16 日 6时 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从发射到对接,只用了6个半小时,难怪不少媒体的标题都是“一觉醒来,对接成功!”
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分别开启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舱门,进一步开展再生生保、在轨维修等技术验证和应用,转移物资和废弃物,视情进行出舱活动。
驻留期间,还将择机利用天舟二号进行机械臂转位验证试验。航天员驻留180天后返回地面,任务结束后全系统完成评估,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多个首次:
首次与空间站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
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
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三个“首次”任务中,径向对接“首秀”最先上演——神舟十三号飞船由后向绕飞至天和核心舱的下方,在垂直方向上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这也是中国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实施的首次径向快速交会对接。
美国今年发射的奋进号,足足使用了24个小时,才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任务,我们却比他少用了18个小时。
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传统空间站的对接都是采用同椭圆轨道法,当飞船发射进入到入定轨道时,先是对角度调整,再对高度调整,逐步与国际空间站的动作协调,最后缓慢变轨接近,完成对接任务。
这种方法虽然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但过程比较稳当,所以大多采用这种对接方式。
我国在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船时,选择了另外一种对接方式,既稳定轨道追逐法,这种方法需要经过两次加速,来快速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任务。
而俄罗斯发射的联盟号飞船MS-18,在对接空间站时,只用时3小时2分钟,实现了世界上最快的空间站交汇对接纪录。
但联盟号飞船的速度虽快,但他却牺牲了宇航员的舒适性,三位宇航员蜷缩在狭小的空间内,飞行3个多小时,即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宇航员都特别难熬。
明年,还将发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段以及另外两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以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之后进入到科学研究与应用阶段,也会迎来外国航天员的进驻。
在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才发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国航天员又紧着去执行第二期太空任务了,再一次让世界真切感受到了“中国速度”!
以美、俄为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一直以来都排斥我国加入。在2011年5月,美国发布了“沃尔夫条款”,更进一步阻碍了中美在航天领域的一切合作与交流。
越是科技封锁,我们越是发展得快!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某些领域甚至赶超欧美。
“沃尔夫条款”的存在,也是对美国自己的封锁,据称有美国项目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被拒。
同时,NASA还不止一次希望中国共享空间站数据,你都封锁我了,还共享什么?真是强盗逻辑!
“共享”不成,美国改为“偷窥”。
根据航空管制信息显示,美国空军编号为62-4128的RC-135S“眼镜蛇眼”导弹观测侦察机,在9月24日之后就长期没有执行任务。
美国空军长期在琉球嘉手纳基地部署有RC-135S导弹观测侦察机,这是种稀罕装备,主要用于对于弹道导弹以及火箭发射的偷窥,美国空军经常动用RC-135S导弹观测侦察机在第一岛链内海域执行任务,从而对于中国的导弹试射以及航天发射进行探测。
“眼镜蛇眼”是美国空军和战略防御倡议组织的一个联合项目,1984年开始在一架独特的飞机上进行的工作。战略防御计划,也被称为“星球大战”,需要在洲际弹道导弹飞行中段通过飞机协助识别其关键特征,从而有助于开发反导系统。1989年,该机首次执行任务。飞机的核心装备是一个隐藏在飞机右侧滑动门后的大型先进红外传感器,光学和红外探测能力,可以对于导弹或者航天器的运行轨道进行探测。
国际空间站2024年寿命到期,那时中国是唯一拥有地球轨道空间站的国家,不知美国心里是什么滋味。
中国航天是在美国的封锁中成长起来的,打不垮我们的,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9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