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spect
本文转载自:地缘谷(ID:Geo-Valley)
爱沙尼亚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爱沙尼亚要跟中国长城为邻》(《Eesti Piir Käib VastuHiina Müüri》)。其歌词大意如下:
爱沙尼亚扩邻到中国长城,俄罗斯在中间永远消失
爱沙尼亚已成为伟大的国家,到哪里都有支持者
爱沙尼亚跟中国当了邻居,俄罗斯成了很小的一个省
这首民歌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将苏联《祖国进行曲》、《五月的莫斯科》缝合在了一起。爱沙尼亚远在东欧波罗的海沿岸,虽与中国只有一国之隔,但仍相距了6000多公里,因为这“一国”便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因此,“想要跟中国长城为邻”并非青睐中国,而是借此表达对俄罗斯的怨恨。是什么导致了爱沙尼亚对俄罗斯的情感已到了希望俄罗斯被爱沙尼亚彻底吞并这般恨之入骨?
斯拉夫草原上的非斯拉夫民族
昏暗的过去如绳索一样绑住了我们,最终是会被忘记的,黑暗的中世纪,连同它们那些愚蠢的禁忌,都可以被抛弃了。”
人们往往以认为其共同点颇多为基础,将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视为一个整体。然而,就民族和语言而言,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是操印欧—波罗的海语的波罗的海民族,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语言是相通的。而更北方的爱沙尼亚人则是北欧古罗马人的后裔,其所说的乌格兰—芬兰语与波罗的海语大相径庭,反而与芬兰语更有亲缘。因此,一个爱沙尼亚人是很难与一个立陶宛人或者拉脱维亚人正常沟通交流的,反而立陶宛人与拉脱维亚人能够进行更加畅通的交流。
立陶宛人和爱沙尼亚人,实质上还是有差异,而且还不小
正因如此,与战略家们想象的不同的是,这三个民族最主要的相同之处,并非在于它们具有某一共同特征,而是在于它们都不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即:尽管他们生活在东欧平原上,但并非是这片大草原的主人——斯拉夫人的成员。这也成为了爱沙尼亚人乃至波罗的海三国民族的原罪,影响至今。
中世纪前至中世纪前期,爱沙尼亚人并未形成国家乃至统一的中央权力,而是以自由农民的形式松散的集中在行政区内。时至中世纪后期,爱沙尼亚地区几经丹麦人、瑞典人周转,而从18世纪起,沙俄通过一系列扩张战争使爱沙尼亚地区再次易主,在之后的3个世纪里,爱沙尼亚的历史,便成为了抗争俄罗斯的历史。
在自己的地盘,我成了异族人
“难道,给德国领主、北欧海盗的子孙、俄罗斯恐吓者的鞠躬还不够多?
18世纪起,沙俄通过北方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兼并了爱沙尼亚地区。1832年,沙俄颁布《社会构成法》,将统治境内的各民族进行了三六九等的划分,俄罗斯族自然是一等人统治民族,乌克兰人作为“小俄罗斯族”被列为二等,而包括爱沙尼亚人在内的其他民族则被划为了“异族人”。
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沙俄为了防止德意志利用波罗的海沿岸的德意志人时该地区产生离心力,更是加紧推动了爱沙尼亚的俄罗斯化。沙俄正式提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皇帝、一个宗教、一种语言”,明令禁止爱沙尼亚人说爱沙尼亚语、强迫改宗东正教。
当时俄国人花费了巨大代价击败了瑞典,自然不能轻易让波罗的海脱离出去
当时,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号角响满欧洲大陆。沙俄的倒行逆施激起了爱沙尼亚人民族意识的觉醒。1918年2月,趁一战末期沙俄虚弱之际,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发动暴动,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并迎接德军入城。虽然爱沙尼亚族人仍未在独立运动中占据主体,但至少爱沙尼亚第一次从俄罗斯手里短暂但成功的独立了。
身受钢铁洪流的裹挟该如何抉择
就像一群贪得无厌的蚱蜢,发现并掠夺新大陆,受着饥饿的驱使”
在爱沙尼亚共和国成立的1个月后,新生的苏俄政权为尽早退出战争,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将爱沙尼亚划入德国势力范围,并于1920年2月同爱沙尼亚签订《塔尔图和约》,正式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此时德国已经崩溃)。
但是,苏俄(苏联)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片曾经统治了300年的土地脱离而去?随着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逐渐出现苏德两极的势力格局。而爱沙尼亚正巧夹在两大强国之间,更是与自己的“老东家”俄罗斯直接接壤。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爱沙尼亚的命运再次被定格。羸弱的、新生的爱沙尼亚就这样被作为了筹码被交易到了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此次并非如沙俄一般通过暴力战争的手段征服爱沙尼亚。而是以扶持、发展爱沙尼亚共产党的形式,不断输出意识形态以实现目的。终于,1940年7—8月,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苏联更是于幕后推波助澜,以秘密公投的形式再次使爱沙尼亚并入苏联。
苏德战争期间,纳粹德国侵占爱沙尼亚,“苦苏久矣”的爱沙尼亚人将德军视为“解放者”。苏军光复爱沙尼亚后,对曾经帮助过纳粹德国的爱沙尼亚人进行了大批的处决,并对塔林和瓦尔纳进行了无差别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的死亡。苏联甚至强行调整了边境线,强占了相当比例的原属于爱沙尼亚的国土。
二战结束后,为加紧对爱沙尼亚的控制,苏联除了加紧输出意识形态以外,更是采用了沙俄的老手段——进行高度俄罗斯化。一方面,苏联流放了一大批爱沙尼亚人前往西伯利亚;另一方面,又将大量俄罗斯族迁徙至爱沙尼亚。在这种政策下,1970年爱沙尼亚的本土人口已到了仅占该国总人口的68%的地步,这个数字到了80年代甚至仍呈下跌趋势。
就这样,爱沙尼亚人的反俄反苏斗争一直贯彻到苏联解体。1991年8月,爱沙尼亚独立(但直至1994年,俄罗斯才从爱沙尼亚撤军完毕)。爱沙尼亚人虽未如愿将俄罗斯消灭,与中国长城为邻的“宏愿”,但至少迄今为止,爱沙尼亚已经获得了被俄罗斯控制以来的最长时间独立。
再次独立后,获得民族自决权的爱沙尼亚赢得了喘息的机会。当局先后通过《公民法》《语言法》《民族文化自治法》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爱沙尼亚人是爱沙尼亚的主体民族,爱沙尼亚语是唯一官方用语,其他语言都被视为俄语。
不过,爱沙尼亚严重的“恐苏症”,迫使其极力倒向西方。2004年3月,爱沙尼亚加入北约,5月加入欧盟,2007年加入申根区,2011年加入欧元区,甚至近年来还屡屡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
殊不知,鉴于国家体量与战略重量,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只能充当西方的“马前卒”,作为反俄先锋冲锋在前,但并不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的核心盟友。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上的军事基地近在咫尺,且一旦矛盾激化,战火仍将烧到自身。
鉴于《公民法》对爱沙尼亚境内的俄罗斯族带有强烈的歧视色彩,俄罗斯已于1993年7月针对性的停止对爱沙尼亚的石油供应。步入新世纪,爱沙尼亚仍因情感、历史问题以及边境问题与俄罗斯难以达成一致协议,两国关系呈虽有缓和但仍冲突不断的境况。爱沙尼亚就这样在民族情感与现实利益间不断矛盾着,正宛如尤里·塔尔维特在《爱沙尼亚挽歌》中所吟诵的:
谁直到死亡时刻仍在床上享受着私通之乐,谁爱着祖国”
也许爱沙尼亚如今要做的并不是“要与中国长城为邻”,而是如何在东欧寻找合适的栖身之位,以独立的姿态在大国博弈中摆好位置,谋求自身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资料:爱沙尼亚挽歌.尤里·塔尔维特,陈达红;爱沙尼亚与俄罗斯关系变迁:基于国家建构的初步考察.徐刚;波罗的海的革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及其独立之路.石雅慧;Lieven Anatol,The Baltic Revolution: Estonia,Latvia,Lithuania and the Path toIndependence,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波罗的海三国史.凯文•奥康纳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9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