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三策智库(ID:Senstrat)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亲自破格提拔了几个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或医专生,如沈从文、梁漱溟、刘半农、周树人等人,擢拔为北大教授或者讲师。后来这几个人作为民国时代的大师,名垂青史。自然蔡元培的做法不失为奖掖知识青年的好办法,成为一代佳话。
蔡元培白眼毛泽东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时毛泽东为寻求人生上升的路径,恰巧也到了北京大学。蔡元培对近在肘腋的这位青年才俊却不予青目。
这时杨昌济教授正在北京大学授课,于是向蔡元培大力举荐毛泽东。尽管杨教授对毛泽东极力揄扬,蔡却仍然恝置一旁,不予理睬。
最后毛泽东仅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一份最低微的工作,月薪八元。毛与十余室友蜗居一室,夜晚睡觉时欲上厕所,必须扰动睡在边上的室友,方能起身。在这个阶段,毛欲求伸展志向,数奇不偶,于是生活困顿,感到十分委屈。
毛泽东在图书馆工作时,亲身感受若干教授的白眼。偶尔因工作失误,图书馆馆长张申府对毛予以斥责,毫不假以辞色。几十年以后,毛想起此事,还对情节记得清清楚楚。其后毛回顾在北大的遭遇时,感慨万分,声称这些教授简直“不把我当人类看待”!
或谓蔡元培没有破格擢拔毛泽东,并非真的不识才,而是那时毛还未像其他蔡擢拔之人一样显示出特殊的专才,毛本人给予蔡的印象是平日涉猎广泛,知识面稍杂而缺乏专擅的特长。还有学者声称,尽管日后毛成为革命领袖,当时却没有显示出任何可教书育人的专才。蔡又如何使用呢?
平心而论,这些说法不免失之偏颇。要说“杂”,蔡元培擢拔的诸位学者中,以周树人的认知面最杂。若论专擅之才,笔者亦曾读过周、沈、刘、梁诸人早期作品,论文才、见识,均未胜过毛泽东。
从毛泽东的早期著述中可以悟出,其读书题材广博,国文及历史知识深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独有的看问题一针见血的天赋。从毛后期哲学名著《矛盾论》和《实践论》可以看出,毛对研究哲学往往注重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观念,其哲学理念重经世实用而不重深思泛论。
有鉴于此,蔡元培对毛泽东在文史知识上并无专擅之才的论断并非公允客观。即使后代学者坚持认为蔡的论断不为无理,退一百步而言,毛在决策学方面的见识和判断力,可不是所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那些文史教授所能比拟的。
且不说当时北京大学有否设立决策学这一学科,须知在科举时代,千余年以还,考生写作都是策论性质的文章。蔡为了让陈独秀做文学院院长,连陈的学历、经历都可以造假,则多设立一个学科,有何不可呢?
在明朝、清朝科举时代,乡试取解元(举人中的第一名),会试取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无非是一众考官从考生的策论试卷中物色杰出的考生,从而让经世之才脱颖而出。至于殿试取状元,间或参杂了皇帝或皇室的个人喜恶。例如南宋末年面临元军大举南下的巨大威胁,皇太后认为文天祥名字吉祥,亲自遴选为状元。
一般乡试、会试并没有考场舞弊的现象,在录取人选的取舍之间,还是公正合理的。为什麽蔡元培就不能让毛泽东写作一文,让他品赏鉴定呢?
章士钊青目毛泽东
毛泽东因缘际会,执掌中国大权后,对待知识分子确实是有些苛待的。1965年,毛指出“书读得越多越蠢”,折射了他对知识分子笼而统之的看法。若从历史视野谈论此事,在毛执政27年期间,知识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追溯祸始,设身处地,痌瘝在抱,己飢己溺,则未始不拜蔡元培所赐。
若干资料披露,蔡元培接见后来被破格擢拔为教授的这些人时,也是颇带有等级观念的势利眼的。譬如梁漱溟在晋谒蔡元培前,向亲友借了一把由名家作画题词的折扇,下面有一个名贵的玉吊坠,又向亲友借了一辆人力包车,穿着整齐,然后趋前谒见。蔡与梁倾谈期间,目睹梁的做派,得出梁是世家子弟的印象,不免佛眼相看。
相比之下,毛泽东以秦皇、汉武自居,自诩大英雄、真本色,颇不以梁漱溟的做派为然。他平素不修边幅,大大咧咧地直行趋前。蔡元培难免目之为举止不同寻常的一个凡夫俗子而已,就此与这位一代英雄交臂失之。
倘若蔡元培对毛泽东也予以破格擢拔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则毛必然感到自己的才华在中国社会上得到了承认,体会到遵循约定俗成的上升渠道,毕竟平素学到的知识也会有用武之地,就会纠正对知识分子的整体看法。以毛得天独厚的见识、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能力,及其大开大合的行事风格,他在这一最高学府与诸位名家酬庸唱和,其乐融融,得其所哉。
杨昌济教授一再大力举荐毛泽东,蔡元培却搁置一旁,不免贻人以不识才之讥。然而,当时北京衮衮诸公中,还是有识才的巨眼。北大校长不识才,统管全国大中小学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可是识才的,他是识拔毛泽东的贵人。
毛泽东谒见章士钊时,请章拨付给他两万大洋,据说是供青年出国进修之用。章二话不说,就给了毛两万大洋。此义举让毛感念终身。
当年章士钊赏识毛泽东,是鉴于毛泽东与他见面时,神朗气清,谈吐之间,满腹经纶,畅谈之下,毛语句遣词与众不同,观点新颖不俗。于是章慨允其请,出手赠予巨款。此等大手笔,举世罕有。
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十分器重毛泽东,必定会继续予以识拔和揄扬,在政府高层为其说项。毛的这一人生遭际或许会促使他日后走上教育救国进而政学双栖的征途,应该不失为大概率的事件。
话说回来,当年章士钊如此豪举,只是看重毛泽东的才学和人品。当时章并没有断定毛今后会主宰中华的浮沉,再说章也欠缺这份“识天子于底层”的命相学功力。
湖南宁乡县密印寺方丈这一得道高僧倒是具有命相学的顶层功力。当毛泽东处于社会底层状态时,这位方丈与毛泽东初次见面,即铁口直断今后毛必定稳坐金銮殿。下篇详细解说此事原委。
(作者是前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科学家)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9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