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深线】凛冬将至?

作者:万笑天 张锦

本文转载自:等深线(ID:depthpaper)

中国经营报《等深线》记者 万笑天 张锦 北京报道
今年“十一”长假,本该秋高气爽的华北地区阴雨连绵,而长江以南却经历了史上最“暖”的国庆档,还没等缓过神来,10月中旬的一轮大范围寒潮倏忽而至,全国各地网友都大呼反常。
不仅人们感知到的天气不太寻常,数据统计更能说明问题。历数今年过去的约300天,全国范围内一项项天气纪录被打破: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3月14-15日,京津冀晋等12省市出现近10年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沙尘天气;郑州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这一年,极端天气罕见地频繁“打扰”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另外一些人的人生。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今年的异常天气,“南旱北涝”取代了人们更为熟悉的“南涝北旱”,究其成因,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称,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形成:夏季风环流系统组合式异常是主因;拉尼娜是北方秋汛持续的元凶之一;以及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等。
今年冬天,拉尼娜再度降临,虽然有可能导致冬季气温偏低,但今年是否会是冷冬?考虑到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全球已然形成共识,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增多增强源于全球变暖。在中国河南暴雨的同一时期,西欧、美国也遭到洪灾袭击。截至10月,美国损失十亿美元以上的天气气候事件多达18次。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全世界都处在“命运共同体”。
即使幸免于威胁到人类生命的极端天气,更有专家指出,“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
10月31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以来的首次气候大会在英国召开,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已十分明确,而全球温升不超过1.5℃的长期目标该如何共同实现?
时间或许是唯一的答案。
秋汛秋雨和“南旱北涝”
今年以来,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包括降水“北多南少”、南方地区秋老虎明显、登陆台风数少但十月频繁、双拉尼娜事件对副高等气候影响十分典型……10月27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面对媒体,集中回应了公众关切的气象问题。
据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数据,今年以来(以下数据均截止到10月25日),全国平均降水量634.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6%。北方地区降水量668.7毫米,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的684.5毫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市)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于是,那些罕见的场景发生了:南疆极端降雨叠加天山季节性融雪,7月中旬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遭遇洪水。北京密云水库蓄水量暴增,在8月底超过了 “历史最高水位线”。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意外遭受了极端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
而在我国南方,今年夏秋被持续的高温所笼罩着。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指日高温达到或超过35℃)有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3天。9月以来,南方地区平均气温达22.7℃,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高温少雨致使广西、湖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农作物受灾甚至绝收。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向《等深线》记者分析,今年的降雨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异常,副热带高压强盛且北抬,稳定维持,加上来自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强盛,雨带在北方维持,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南方地区高温少雨。
气象学上所称的副热带,即一般地理上所说的亚热带。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也称西北太平洋副高。
“副高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首席高辉曾这样解读,西北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明显,夏季尤为突出,“我国酷暑的持续、雨带的变化、台风的活动等,大都与副高直接相关。”
冬季到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动,副高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从夏到冬,副高再有规律地自北向南撤退。
可以这样讲,一定程度上,西太平洋副高的南北位置决定了中国的雨季进程,而今年,副高显然“不按常理出牌”,直接跳到了我国东北至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海一带,远远超出常年一般只到黄河流域的范围。
以河南暴雨为例,中央气象台回应称,西北太平洋副高位置相对偏北,和台风“烟花”之间形成了稳定偏东气流,给河南地区持续输送水汽。并且由于副高位置的异常,河南正处于副高边缘地带,对流明显,短时强降雨特征明显。
“我国是一个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极为显著的国家,所以在进行极端天气事件解读的过程当中,脑海里永远要装着中国雨季进程的一个概念。”周兵说。
随着副高移动的位置南北往复,我国南北方通常会先后形成华南前汛期、西南雨季、梅雨雨季、东北雨季、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
【等深线】凛冬将至?
中国雨季进程概念图 图片来自国家气候中心
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正是描绘华西秋雨的景象。“今年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偏北,使得华西秋雨强度增强,华北到东北西部等地的降水明显增多。”周兵表示。
周兵分析称,秋汛秋雨与“南旱北涝”的成因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和水循环,使得大气不稳定增大,降水效率提高,强降水更加显著”。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杨静认为,河南、山西强降水的成因和全球变暖必然有联系。她分析称,以前同样的一个低压产生不了这么大的降水。现在,整个大气里水汽含量增多了,同样的一个上升运动产生的降水就会增多。
中国天气网曾梳理出1470年~2018年间我国的旱涝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旱涝格局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南涝北旱”,大约平均每4年就可能出现一次,而“南旱北涝”最为少见,大约平均每九年出现一次,连续2年“北涝南旱”的状况在历史上更为少见。
“南旱北涝”是否会成为未来趋势?
2013年也是一个“南旱北涝”的年份,多位专家就曾对这一话题有过一番争议。当时有“趋势说”和“不确定说”两种观点。前者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会形成“南旱北涝”的趋势;而后者坚信,雨带的变化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仅根据一次反常的天气过程就断言雨带或热中心的转移。
持有“不确定说”观点的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祝从文表示,“气候预报的难点在于,目前我们仍无法针对特定年份对全年气候作准确评估。就算未来‘南旱北涝’,也不是单纯的‘南方准备抗旱、北方注意防汛’那么简单。”
“趋势说”观点的持有者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维京发现,我国的雨带有非常显著的年代变化特征,“未来,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我国主雨带很可能北移”。
周兵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只有一条主雨带,主要位于黄河以北地区;1980年开始,主汛期出现了南北两条雨带,且这两条雨带呈同步变化趋势,2010年之前两条雨带均一致表现出南移的趋势,2010年之后雨带又开始出现明显的北抬北扩。
周兵指出,我国由于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气候的特点表现出年际之间变率大,所以年和年之间降水量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自然变化的规律。
“南旱北涝”可能不会连年发生,但有权威报告预测,未来的总体趋势是北方降水增多。
2015年11月正式出版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到21世纪末,中国将持续降水变多的趋势。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华南地区降水变化不显著。
双拉尼娜年
气象的变幻总是与多个天气系统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大气的记忆力较差。”许小峰形容道,大气的变化很快,每天的温度、气压、降雨都在不断变化,而海温的稳定性较强,海温异常时会引起上方大气环流的变化。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原意为小女孩,和小男孩厄尔尼诺(El Niño)现象相对立。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
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就发生了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的形成,一般会造成中国降水分布呈现北多、南少型,气温分布则为冷冬、热夏型。
今年以来,北方地区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多,唯一超越今年的是1964年,当年也是一个拉尼娜年。“自然而然我们把这种降水的异常,尤其是秋季以来降水的异常跟拉尼娜挂上勾。”周兵说。
周兵介绍,拉尼娜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报性,一般的周期是2年~7年,平均周期为4年。
据国家气候中心10月22日最新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鉴于2020/2021年冬季已经发生了拉尼娜,今年将形成“双峰型拉尼娜”。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提示称,连续两年冬天出现拉尼娜事件其实并不鲜见。上一次出现是在2010/11年和2011/12年的冬天。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拉尼娜事件与冷冬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
从历史数据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冬季中东部地区气温往往偏低。不算今年,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有10个冬天偏冷、5个偏暖,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有9次中等强度事件;其他均为弱事件。2008年1月席卷中国南方的雪灾,就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的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有关。
而上一年冬天整体表现为前冬冷后冬暖。2021年3月3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官宣确定2020/21年冬季为暖冬,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温度达到暖冬标准。据了解,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
魏科撰文表示,影响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因子非常多,仅用拉尼娜一点来讨论气候,容易“以偏概全”。影响因子不仅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以及我国近海的海温状况;还包括中高纬北极海冰、欧亚雪盖和陆面状况等,“各个区域不同影响因子的作用有所不同,各区域的权重并不相同”。
而知名气象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认为,在典型、双峰拉尼娜和NPMM-背景下的这个冬天,偏冷可能性正在加大。其撰文写道,海温监测显示,此次拉尼娜的冷水区域,比前一次更偏西些,更接近历史上典型的拉尼娜年。典型的拉尼娜,更加容易导致我国中东部冬季偏冷。
中国气象爱好者梳理数据发现,我国冬季的冷暖与副热带北太平洋经向模(NPMM)的位相有关。目前,北太平洋NPMM转为负位相,按照1950年以来的数据推断,当拉尼娜发生,且NPMM为负位相时,我国冬季总体偏冷。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变暖加持下,这个冬天不太可能是规规矩矩的冷,而是上蹿下跳的一会儿特别暖,一会儿特别冷,回暖和降温都可能有极端性。对此,我们需要有心理准备。”中国气象爱好者称。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如何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关系?周兵解释称,天气是我们可以观察得到的,气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段时间里的天气的统计特点。
我们常常讲极端天气,到底什么是极端天气?
许小峰说,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遇到比较罕见的天气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极端。
周兵给出专业领域中量化的定义,一般把某种天气或气候变量值出现概率低于10%的现象称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并且,某些气候极值或事件不一定是单次发生的,可以是多次天气或气候事件积累的结果。
许小峰告诉记者,极端天气,特别是尺度比较大、大家感受强烈的极端天气,都不会只发生在一个地方,就像跷跷板,一个地方的气压低了,或者温度低了,另外的地方就会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的多发频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严中伟向记者指出,即使没有全球变暖,各地也会发生热浪、暴雨等极端天气和偏冷、偏旱等气候异常,这属于“气候变率”的范畴。然而,全球变暖会影响各地的气候变率。比如,某些区域过去“十年一遇”的极端热浪正在变成几乎每年遭遇的“常态”。
对于气候问题,许小峰谈到一个人们极易产生的误区,许多人将大气短期的变化,如一年的降雨变化或气温波动上升到气候变化的高度。他强调,“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不一样,气候问题是一个长时期的积累。”
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气候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以下简称“IPCC报告”),共有来自66个国家的234位作者参与撰写,其中来自中国的有15位。 
IPCC报告主要作者中国科学院周天军、浙江大学曹龙撰文总结称,科学界在一些关键结论上形成共识,其中包括,近期的气候变化是广泛、快速和不断加强的,观测到的许多变化在过去数千年间前所未有;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人为影响正在导致包括热浪、强降水和干旱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指出,1961年-2020年,中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呈现增多趋势。而在城市热岛、雨岛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城区的高温和极端降水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高于周边地区。
中国又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总结称,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水资源、生态环境、能源、重大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带来严峻挑战,气候风险水平进一步升高。
最直观的后果是经济损失。巢清尘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1984年-2000年的平均每年1208亿元增加到2000年-2019年的平均每年2908亿元,增加了1.4倍。
气候变化与健康
东京奥运会期间,当地经历了高温、潮湿的天气。2021年8月5日中午,东京的气温达34℃,在湿度64%的情况下,体感温度接近43℃。有运动员因高温晕倒,被担架抬离现场,或因中暑中途退赛,坐轮椅离开赛场 。
“气候变化是本世纪人类健康最大威胁”。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蔡闻佳向记者解释道,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于方方面面。热浪天气对老人、儿童和孕妇等脆弱人群,都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会增加人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通常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加重,而引起的过早死亡。
据《柳叶刀倒计时2020年中国报告》(以下简称“柳叶刀倒计时报告”),中国受到的气候变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和媒介生态改变造成的健康危害。在过去20年,热浪相关死亡人数上升了4倍,2019年的死亡人数达到2.68万人。
黄存瑞是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健康方向的研究。他解释道,山东归因于热浪相关死亡人数最多,与当地的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比例以及对健康影响的暴露反应有关。南方居民的适应性更强,包括生理的适应性、建筑设计、对空调的使用等,反而相对风险会更低。
黄存瑞表示,科学界在过去十年中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不仅关注空气污染和极端温度的健康影响,还关注粮食安全,例如,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会导致一些农作物营养成分下降;干旱或洪涝等气候灾害造成粮食绝收,影响农民生计,对其精神心理健康产生危害;以及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蚊虫等病媒生物地理分布范围会扩大;土壤、水质也会发生变化等。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森林火灾等的增加,以及气候敏感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将进一步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据柳叶刀倒计时报告,登革热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敏感性媒介传染病,其气候适宜性在世界各地都有所上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的媒介能量分别提高了37%和14%。
“中国暴发的登革热疫情,现已不仅仅局限在广东、云南这些地区,也扩散到山东、河南等北方省份。”黄存瑞说,原来北方冬天很冷,蚊子难以过冬,现在由于全球变暖,很多病媒生物的地理分布都在向北扩散。
“世卫组织在2014年有一个估计,大约每年有25万人的死亡与气候变化有关。”蔡闻佳说,由于这只是一个保守估计,而同时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仍在继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死亡人数预计仍会持续增加下去。
1.5℃
将全球气温上升整体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不超过2℃,且每十年温升不超过0.1℃,由上世纪八九年代的欧洲学者首先提出,他们认为这是地球容忍的上线。此后,众多气候变化会议都强调了这一目标的重要性。
2009年,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上,一些岛屿国家提出1.5℃的温升也足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之后,一些欠发达国家也加入进来,坚持将长期气候目标定为全球温升不超过1.5℃。
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把“相对于工业化前的全球平均温升水平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争取控制在 1.5℃以内” 写入协定。
无论是2℃还是1.5℃,看上去都不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可全球气温每上升1℃,大气水汽增加约7%,从而导致极端降水增加,还会有更多地区遭遇更频繁更严重的干旱,绝大部分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将出现更多、更强、更持久的极端高温。
颇为严峻的是,目前的温升水平距1.5℃的目标并不遥远。IPCC报告显示,2011年-2020年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850年-1900年升高1.09℃。
温升过快的后果不堪设想。就高温而言,IPCC报告称,1850年-1900年间平均50年才发生1次的极端高温事件,在当前气候状态下大约每10年发生1次;如果实现了1.5℃的温控目标,大约每5年发生1次;而若放任全球升温至4℃,则每年都会遭遇至少1次同等严重的高温。
IPCC报告对未来全球的气温进行了预估,并给出了五种预估情境,分别对应了从极低到极高排放的五条路径。即使是极低排放的情况,在本世纪30年代全球温升也将达到并超过1.5℃。
周天军、曹龙认为,如果快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在2050年前后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那么到本世纪末,非常可能的是全球平均温升幅度有望被控制在2ºC以内;多半可能的是,全球平均温升幅度将低于1.6ºC、并且在本世纪末减少到1.5ºC。这也将仰赖于各国的减排行动。
“双碳”前景
“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一定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共同影响的结果。”杨静解释称,这就是为什么在2000年-2010年的10年间突然出现了“全球变暖停滞”现象,并不是说那段时间不排放二氧化碳了,而是那10年刚好出现了一个冷异常的自然变率扰动的位相,然后跟二氧化碳增长的位相抵消了。
杨静将排除人类活动之外自然因素引起的波动比作一个弹簧振子——“弹过去到头,它会再回来”,但是人类的这种二氧化碳排放常常是没有阈值的,“温度就一直在增暖,不会回头”。
“如果排放不停止的话,它还会到达自然可控的一些阈值,但可能是比较危险的。”杨静强调。
截至2021年7月底,全球共70个国家提出了到2050年左右实现气候中和、碳中和、温室气体中和或净零排放的长期减缓的愿景和目标。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巢清尘介绍,《巴黎协定》中有一个关于全球盘点的规则,即为解决各国“自主贡献”力度不足以实现温控目标等问题,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有一次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行动力度。
我国碳排放总量约占全球的28%,与发达国家相比,实现碳中和面临更大的挑战。
“欧美各国经济发展成熟,已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绝对脱钩。”巢清尘表示,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发展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碳排放尚未达峰。要统筹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型、能源低碳转型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难度很大。
10月24日-26日,国务院先后印发被视作“双碳”顶层设计文件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在能源结构上,《方案》提出要推进煤炭替代和转型升级。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从目前化石能源占比15.9%,逐步过渡到2060年前非化石能源占比80%,一定是个艰巨的过程。”巢清尘说,必须要有节奏逐步转型,不能牺牲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未来即使达到碳中和,也不意味着煤炭完全退出,仍需要充当“备胎”作用,作为清洁能源的调峰替代。
应对极端天气
如果按照IPCC预估的那样,在不久的将来,全球温升达到1.5℃已是一种必然,这也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气候韧性城市的建设必不可少,并且被专家称为“是解决眼前问题的措施”。
今年的几次极端天气事件让蔡闻佳意识到,加强韧性城市的建设刻不容缓。“城市里的许多基础设施在面对极端天气时比较脆弱,交通运输枢纽,会因极端天气中断,地铁、私家车会因内涝而无法出行,医院的正常运行会受影响,医疗设备受到损坏。”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国庆在《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中写道,韧性城市的概念在中国首先被应用于城市气候风险领域,被视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调适模式。一方面,当前气候风险对当今城市威胁显著。另一方面,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3%,9亿多人口高度集中于大城市与城市群,急需提升城市韧性水平,强化城市抵御风险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早在2017年,国家层面已有所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呼和浩特、大连等28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名单。
巢清尘曾参加过一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她常常发现很多城市并未详细开展过气候风险评估工作,“不能清晰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未来面临的风险情况,就难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和改造。未来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多更强的极端事件,必须及早关注”。
蔡闻佳提出,城市的很多部门在应急管理上,没有把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可能还以曾经的经验提出应急管理方案。她认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需要警惕升级的风险和新增的风险,例如,2020年有多个台风深入袭击东北,可谓前所未见。
据许小峰了解,气象部门、各级政府、各企业都制定了针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然而,在气象部门作为“第一道防线”发出预警信号后,部门之间相互的衔接、预案的落实都有待提高,而且预案是不是能够符合实际,需要经过实际检验,有问题的要及时调整。“我印象中在2005年前后,国家开始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
“有些事情没有发生,虽然有预案,但没有经过经常的演练,没有经过实践,就变成纸上谈兵了。所以预案一方面要制定,另外要真正地有一个实践的过程,或者至少有个演练的过程,你才能知道会产生什么情况。”许小峰建议。
谈及如何更好地提供气象服务的保障,以应对极端天气多发的挑战。周兵表示,气象部门将切实做好精密监测、精准预测、精细服务。
“极端天气的发生往往超出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对以往规律的认知,数值模式对其预报的能力也有限,加大了精准预报的难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提前发布的预报预警在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影响的范围、出现的时段上尚存偏差;气象部门采取滚动订正预报、递进式服务可适当弥补了上述短板,但与政府需求和公众期望仍有差距。”周兵说。
他期待,气象部门跟社会共同推进预警的落地,比如针对不同的行业设置不同的预警,采取相应的措施,“预警要走上一个规范化或者法制化的一个进程”。
在巢清尘看来,高度统一集中权威的组织领导是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机制保障。放眼国际,发达国家的风险转移机制值得我国借鉴。
巢清尘透露,我国正在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重点针对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她提到,天气指数农业保险是一种新型特色农险,是指投保人投保的种植物或养殖物因天气异常遭受经济损失后,由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天气指数赔偿条件向投保人提供赔偿的保险产品。
“通过金融手段降低风险,是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市场化手段,这方面我国仍需不断加强。”巢清尘说。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98168.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1月3日 上午11:40
下一篇 2021年11月3日 上午11: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